11月9日,央视财经频道《扎根中国》系列聚焦能量饮料头部品牌——红牛,讲述了天丝集团创始人许书标开创性研发出红牛能量饮料,由此红牛饮料和商标诞生,自泰国本土风靡国际市场。
同时,报道记录了红牛品牌抓住中国市场时代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引领行业发展,并展现了天丝集团持续加大投资,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体验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通过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中泰经贸文化往来,坚定扎根中国市场。
他于1956年创建天丝医药有限合伙企业,凭借在制药行业经营多年的药学背景,以及对泰国消费者的深刻了解,在进行了3年多反复实验,于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了红牛这款味道与功能性俱佳的能量饮料,创造了能量饮料新风潮。
红牛的创新不仅在于产品配方,更在于超前的创新营销和品牌意识。许书标在泰国开创了瓶盖兑换、开盖有奖等促销活动,并通过赞助电视节目和体育赛事如泰拳,让红牛品牌迅速家喻户晓,也为红牛奠定了体育营销的基础。
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介绍:“我父亲希望成为开拓者,这要求创造力和独特性。他希望创造一个易于记忆的品牌,所以想到了‘红牛’这个标志:两头公牛代表力量,红色代表坚韧、能量和活跃,公牛后面的黄圈是太阳,太阳则代表活力。这三个元素结合在一起,代表了瓶子里的能量。”
在品牌化概念还不成熟的当时,红牛已经前瞻性地开始在消费者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随着红牛在泰国市场的成功,作为红牛品牌的创始者和所有者,许氏家族和天丝集团开始将红牛推向国际。
天丝集团首席运营官万家辉(Wacharin Buadee)回忆:“1978年,我们就扩大了投资规模。别人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就大量采购设备,提高产能。很快,我们就成功地将金罐红牛出口到海外。”
1982年,第一批金罐“Red Bull”(红牛)产品出口新加坡,开启了红牛走向全球的旅程;1984年,许书标和奥地利企业家马特希茨宣布共同成立红牛集团,将产品引入欧洲大陆。
这瓶在泰国挽蓬县诞生的饮料,逐渐从东南亚走向欧洲和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开创了能量饮料的先河,并成为全球能量饮料的代名词。
作为华人的许书标先生,一直心系故乡,希望把红牛带回自己的祖籍,中国海南。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1993年,许书标在海口开办了第一家红牛工厂,标志着红牛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快速扩张,促进了长途驾驶和旅游的兴起。
天丝集团总裁许明表示:“我们的产品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提神。所以目标群体包括那些真正需要长时间工作的人。”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尤其是“互联网+”催生出新型劳动人群,如网络主播、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加之全民体育热潮,能量饮料的刚性需求群体不断扩大。
红牛品牌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引领了行业发展。
红牛品牌进入中国时,能量饮料在国内尚没有先例,红牛开辟了中国市场能量饮料新品类
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红牛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天丝集团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并不断把握变化中的时代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天丝集团不断加码在华Bandao体育半岛投资,深化业务布局。
中国境内生产的第一罐红牛产品在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下线年来,天丝集团在华投资累计已达43.6亿元人民币。
天丝集团在四川内江的生产基地已在2023年12月正式宣布投产,总投资额20亿元,设计年产能可达14.4亿罐。
这些投资项目的落地,带动了当地产业上下游集聚,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为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发展带来巨大便利。
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表示:“过去很多年,中国一直是泰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泰国想更好地融入中国的发展和供应链体系,我们希望在贸易、投资方面与中国密切合作,并从东盟、RCEP中获益,实现互利共赢。”
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表示:“中国鼓励外商投资的积极政策正促使着更多泰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寻求发展机遇,共同迎接明年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天丝集团在过去五年里已向中国投资超过43亿人民币,我们始终相信中国市场的潜力,坚信中国就是未来。我们将持续向中国市场推出新产品,并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深耕中国市场,扎根中国。”
天丝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曾森鸿表示:“中国市场可以说是最具活力的,不同受众在各场景下有着多样化需求,能量饮料的消费场景也向多元化进行演变,尤其是‘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除了工作学习外,享受生活时也需要能量的补充。”
天丝集团积极探索创新体验形式,如打造天丝红牛“泰嗨”音乐节系列IP,以‘音乐+’的形式,将泰中文化、音乐、美食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增进两国消费者对彼此的了解,实现文化双向交流。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标准逐渐提高,能量饮料市场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的趋势。半岛Bandao官网